泰晤时报中文网 > 新闻 > 聚焦“碳路中国” 2021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深圳落幕 名流云聚精彩纷呈

聚焦“碳路中国” 2021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深圳落幕 名流云聚精彩纷呈

本篇文章4495字,读完约11分钟

——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绿色创新引领全球聚力行动

 

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发展目标指引下,一幅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自本月16日开幕以来,这场以“碳路中国:绿色创新引领,全球聚力行动”为主题的2021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吸引了全球关注。UN前秘书长潘基文,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中国复关及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国家外经贸部原副部长龙永图等中外专家纷纷点赞。

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获多方肯定

 

潘基文在致辞中表示,我们正处于全球各种不确定性危机交织的中心。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生活和工作,也改变了我们的城市和企业。我们必须加强集体努力,以减少全球排放和实施《巴黎气候协定》。“我们没有B计划,因为我们也没有另一个地球。”潘基文进一步指出,目前的城市化趋势正在进一步加剧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必须确保未来的城市是有弹性和可持续的、有创意和创新的,是包容和公平的。

 

刘世锦是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老朋友,已经连续多届参加论坛。他在参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高峰论坛时指出,在双碳起步期,尤其要重视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重点做好技术和制度“两个创新”。其中在技术方面,要实现绿色技术驱动,需要大规模、系统性地换技术。深圳在这方面已经开展了很多先行先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龙永图表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最紧迫、最重大的战略任务,这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已进入‘碳政治’时代,中国实现‘碳经济’的未来光明可期,当前各地尤需尽快确立风险低、速度快、规模大、成本低、效益高的“减碳去污”技术体系。他在参加2021国际清洁能源发展与合作论坛时指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最紧迫、最重大的战略任务,这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已进入‘碳政治’时代,中国实现‘碳经济’的未来光明可期,当前各地尤需尽快确立风险低、速度快、规模大、成本低、效益高的“减碳去污”技术体系。

传递绿色低碳最强音

本届论坛围绕“绿色创新引领,全球聚力行动”这一主题,策划了“1+6+3+2”及相关配套活动。突出服务产业、国际合作、创新引领,实现“会议”“产业”“技术”多点组合。

“1”即为“一场主论坛”,主攻政策解读、形势分析、经验分享、观点交锋、案例讨论等,将论坛打造成思想交流与碰撞的盛宴。

“6”即为“六场专题论坛”,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高峰论坛、低碳能源论坛、绿色建筑论坛、国际清洁能源发展与合作论坛、绿色健康人居环境论坛、碳交易与气候投融资论坛。

“3”即为“三场专题研讨会”,探讨范围从深圳、湾区到世界城市群,内容涉及城市碳减排措施、零碳公园建设与管理等。

“2”即为“两场国际绿色低碳技术项目路演与交易洽谈会”,分别为12月17日线下的国内路演专场和12月18日线上的欧洲路演专场,结合深圳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推动低碳技术、项目与资本的有效对接,构建我市展示先进低碳技术,促进交流合作,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桥梁。

专题论坛聚焦行业热点折射潮流趋势

当前“双碳”正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策到投资,从企业到个人,绿色低碳潮流正从环保行业发轫,延伸到千行百业。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纵深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一年。在“双碳”发展目标下,绿色能源发展格局将会涌现哪些新面孔?碳交易市场与绿色金融改革蕴藏哪些创新方向?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活有哪些新场景?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实现绿色湾区共建?中欧不同城市间在实践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如何借鉴融通?

连日来,来自各方专业人士围绕这些问题在2021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期间举行的专题论坛上探寻答案。

 

16日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高峰论坛以“‘碳’路湾区合作 ‘绿’动城市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大湾区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方面的协同发展策略。吸引了UN前副秘书长简·麦守信、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以及来自广州、深圳、佛山、澳门等地的政府、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代表参会,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探讨大湾区区域合作中的绿色发展新思路。

参加论坛的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理事长杜平表示,目前湾区合作过程中的物流、产品流已经很通畅,技术流、资金流也在持续进行中,这些流动都需要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通过数据将这些“流”穿起来。大湾区可以建一个共同的数据底座,可以先行将基础设施里的物联网建立起来,将智能电网、智能物联网纳入数据底座,为碳排放权管控、交易提供科学依据。

事实上,“双碳”背后的科技力量正在涌动。

“低碳社会的背后需要大数据的支撑。”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零碳业务副总裁马永浓在论坛上建议,汇集各领域的能耗、碳排数据,构建核心指标体系,用数据说话,让城市碳排管控可视化,寻找到能耗的“差生”和发展的“差生”,从而精准施策,优胜劣汰。

在17日举行的碳交易与气候投融资论坛上,深圳在碳交易机制创新与气候投融资改革方面的实践吸引了各方关注。

目前,深圳已形成了环境信息披露、绿色企业/项目评价标准和气候投融资国家项目库标准等多项绿色金融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绿色金融生态日臻完善,银企绿色项目融资对接平台初步建立,为全国其他地区开展绿色金融工作提供示范经验和有益借鉴。

以“‘双碳’能源先行,构建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的能源论坛邀请国内外相关政府代表、能源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献计献策。

17日上午举行的国际清洁能源发展与合作论坛以“双碳引领:共享国际清洁能源发展新机遇”为主题,重点聚焦氢能发展,嘉宾们围绕推动氢能在全球气候合作能源治理中发挥作用,强化国际氢能产业合作,赋能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等话题展开交流。

论坛上发布的《双碳背景下的深圳能源转型》主题报告显示,深圳正在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数据显示,深圳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三五”期间深圳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2020年单位GDP能耗约为全国平均水平1/3,全省1/2。单位GDP碳排放约为全国平均水平1/5、全省1/3,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预计到2025年,深圳能源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显著提升,初步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创新的现代能源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也选择在本届论坛期间发布,显示了深圳加快能源转型的强烈决心。

绿色健康人居环境论坛以“打造零碳建筑 推动绿色消费”为主题,探讨绿色健康人居环境创新与技术应用,探讨和交流建筑节能、绿色建筑、零碳/零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智慧建造等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发展,总结和推广城市住房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中的创新发展、科技技术转化应用和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成功实践范例。

12月17日,以“双碳时代下的绿色建筑之路”为主题的绿色建筑论坛在未来大厦举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晓江,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和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AH中国创始人、欧盟商会建筑委员会主席赵金彦,深圳建科院董事长叶青等共议双碳时代下的绿色建筑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凭借独特的建筑造型,以及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作为论坛主办地的未来大厦亦化身诠释论坛主题的“活标本”。各类互动性强的低碳体验活动的设置,让未来大厦既是会场,更成了一个绿色生活的实验场。

以会促业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已经举办了9年的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除了通过专业嘉宾的主题演讲,积极传递中外绿色低碳强音,展示行业发展趋势。还以会促业,通过各种措施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其中集聚了各类低碳领域创新项目的国际绿色低碳技术项目路演与交易洽谈会就是一个重要的方式。通过项目路演的形式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产品、项目与资本的有效对接,构建绿色低碳领域的重要创投平台。

12月18日晚上举行的国际绿色低碳技术项目路演与交易洽谈会欧洲路演专场通过视频方式举行。该洽谈会也是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重要环节。

伴随“双碳”目标的纵深推进,绿色低碳领域内的创新项目也日益受到投资界的关注。当晚举行的洽谈会直播现场设在英国伦敦,吸引了来自英国、瑞典、奥地利、西班牙等国家的8个低碳项目参加。

英国Floreon公司展示了一种极富创新性的生物材料,该研发项目已经开展了12年,其展示的塑料材料使用植物制作,碳足迹比传统的油基塑料低了7倍,在电子行业、家居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此前于17日下午举行的国际绿色低碳技术项目路演与交易洽谈会就吸引了11个项目参加,其中国内7个,国外4个,国外项目来自美、日、法三个国家。深业资本、深创投、清控科创等50多家投资机构和产业商参加了洽谈会,在项目与投资方之间搭建了一座空中“鹊桥”。

重大项目密集发布实现“零碳论坛”

12月17日,2021 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重大项目发布及专项报告发布仪式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行,众多重大项目、重磅报告选择在论坛期间发布,进一步凸显了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平台效应。

此次发布仪式共发布了低碳星球小程序、福田区双碳云脑、西部港区氢能示范、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岸基船舶供电系统(五期工程)、深圳小梅沙“互联网”智慧能源项目等5个重大项目。并同时发布了《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深圳市“零碳公园”建设导则》《打造碳排放达峰、空气质量达标、经济高质量增长协同“三达”城市:“三达”行动指南与深圳经验》《基于“生态元”的 2000-2020 年中国“两山”价值测算》《南山区政府投资类建设项目落实碳排放全过程管理实施指引》等5份专项报告。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论坛还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办成了一次“零碳论坛”。

 

据了解,2021 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包括主论坛、专题论坛及其配套活动,全部以零碳方式进行,以实现“零碳论坛”。在论坛举办期间,所有参会人员的交通、会场用电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将会由专业的第三方核查机构——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进行测算。由捐赠单位深圳前海中碳综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深圳碳交易市场上购买相应数量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通过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进行核销,完成论坛碳中和。

【小名片】

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创立于2013年,经过多年的发展,论坛已成为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性论坛,成为传播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理念、展示国家和深圳绿色高质量发展成效、各方开展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迄今已累计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数超万名嘉宾参会,包括政府官员、国际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在论坛上进行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智慧”碰撞。论坛也成为推动绿色技术、清洁能源、低碳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深圳市国际低碳论坛发展中心)

相关阅读:

泰晤士报本文标题:聚焦“碳路中国” 2021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深圳落幕 名流云聚精彩纷呈    
 地址:http://www.tlfptw.com/xinwen/20211224/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