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
你是不是也在纳闷,为什么宝钢股份这样的钢铁巨头,业绩看起来不错,股价却总是“温吞水”?我最近泡在宝钢股份的股吧里,发现投资者的情绪那叫一个复杂——有人恨铁不成钢,有人却坚定持有十几年。今天咱们就透过股吧的热议,扒一扒宝钢股份最近到底在忙活啥。
在宝钢股份的股吧里,你能看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微观缩影。有一位自称“markgege”的投资者留言特别引人注目,他说自己99%的资金都押在宝钢股份上,已经持有了超过十年,虽然没暴富,但从不后悔[citation:7]。
这种长期主义的声音在股吧里不算主流,但很有分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更多帖子在吐槽股价的疲软。“今天主力又逃了”、“关键时刻还得是你立功护盘”,这类带着无奈调侃的帖子几乎每天都会出现[citation:6]。有人甚至直接抱怨:“宝钢股份等真心搞实业的国有企业,股价始终在底部徘徊,而冠以高科技的迷你公司股价炒上天了,这是典型赌场效应。”[citation:6]
这种分裂其实挺有意思的——一边是公司实实在在的业绩改善和技术突破,另一边却是股价的持续低迷。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反差?或许我们从宝钢最近的大动作中能找到些线索。
今年4月,宝钢股份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宣布斥资约90亿元对马鞍山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马钢有限”)进行战略投资[citation:1]。这笔交易分为两部分:一是用51.39亿元现金收购马钢股份持有的马钢有限35.42%股权;二是再掏38.61亿元现金对马钢有限进行增资[citation:1]。
交易完成后,宝钢股份将持有马钢有限49%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citation:1]。到6月27日,这笔交易已经完成了工商登记变更[citation:8]。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宝钢要花巨资入股一家2024年还亏损41.74亿元的公司?[citation:1]
股吧里的投资者们对此看法两极。乐观派认为这是“强强联合”,马钢有限拥有“特钢、轮轴、长材、板材”四大产品结构,能和宝钢形成互补[citation:1]。悲观派则直言这是“收了一家亏损公司”、“为兄弟企业纾困”[citation:8]。
不过话说回来,行业专家王国清的分析或许更接近真相:这是中国宝武内部资产整合的重要一环,目的是解决宝钢股份与马钢股份的同业竞争问题,优化产能布局[citation:1]。从区域协同角度看,马钢有限的生产基地能够强化宝钢在华东市场的辐射能力[citation:1]。
如果你以为宝钢就是个传统炼钢的,那可能就错过了它最有想象空间的部分。今年5月,宝钢股份在第四届无取向硅钢应用技术大会上,一口气发布了多款全球首发的硅钢新产品[citation:5]。
这些技术突破可能比那90亿投资更值得关注:
这些技术到底有多重要? 这么说吧,一台人形机器人最多要用到近50台电机,而这些电机之前几乎全靠进口[citation:5]。宝钢的突破意味着在机器人、无人机、新能源汽车这些高增长领域,国产供应链有了更强的自主权。
除了公司自身的动作,行业大环境也在悄然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5年1-5月,钢铁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16.9亿元,这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291.9亿元[citation:2]。
更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利润的爬坡轨迹: - 1-2月:行业整体亏损15.5亿元 - 1-3月:扭亏为盈,利润跃升至75.1亿元 - 1-4月:盈利持续扩大至169.2亿元 - 1-5月:利润突破300亿大关,达到316.9亿元[citation:2]
这种行业性的回暖,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宝钢股份近期股价虽然低迷,但仍有投资者愿意长期坚守。不过话说回来,具体到宝钢自身,其2024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是同比下降的[citation:1],2025年的业绩能否借行业东风实现增长,还有待观察。
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宝钢股份展示了一个可能被很多人忽略的亮点——国内首个通过整车技术认证的低碳排放钢零件[citation:3]。这个为一汽-大众迈腾翼子板定制的零件,实现了减碳比例超过30%[citation:3]。
怎么做到的?主要是两个关键步骤: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高转炉添加废钢工艺从源头减碳,以及冷轧全工序使用绿电[citation:3]。宝钢股份还表示,将支持一汽-大众2030碳减排战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绿色转型[citation:3]。
这对宝钢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这不仅是技术能力的展示,更是在提前布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市场——绿色低碳材料。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能够提供低碳解决方案的钢厂肯定会获得先发优势。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一家业绩不错、技术有突破、行业在回暖的公司,股价却难见起色?股吧里的一位网友可能说到了点子上:“每次科技涨你就跌”[citation:6]。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资金明显更偏爱科技等成长板块,传统行业的蓝筹股则被冷落。
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种市场偏好是否会持续?宝钢股份在高端硅钢领域的突破,实际上已经让这家传统钢铁企业具备了“科技属性”。而90亿投资马钢有限,从长远看或许能通过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
那么,宝钢股份到底值不值得投资? 这个问题恐怕没有标准答案。从股吧里的讨论就能看出,投资者的分歧很大。有人看到的是短期股价的疲软,有人看重的是长期价值和分红回报。
从我梳理的这些信息来看,宝钢股份正在下一盘不小的棋:一边通过内部整合做大做强,一边通过技术创新切入高增长赛道。虽然转型的效果需要时间验证,但至少方向是对的。股市里有句话叫“横有多长,竖有多高”,或许对宝钢这样的公司,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
【文章结束】
